妨父是什么意思,妨爹娘是什么意思
摘要:“妨父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匯,意為阻塞、阻撓父親。這個詞語出自《孟子·離婁下》,原文是“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后也。”這里的“不孝有三”指的是不孝的 ...
購房TEL:1
⒏08
9828
4⒎0
“妨父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匯,意為阻塞、阻撓父親。這個詞語出自《孟子·離婁下》,原文是“不孝有三,無后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后也。”這里的“不孝有三”指的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,其中一種就是沒有后代,不能繼承家業。而“妨父”可以理解為阻止或阻礙父親成為祖輩,進而影響家族的延續和傳承。
在現代社會中,“妨父”這個詞語已經不再常用,但其所蘊含的尊重長輩、家族傳承的觀念仍然紙得我們學習和傳承。
妨爹娘是什么意思
“妨爹娘”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為fáng diē niáng。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妨害或阻礙父母,通常用于形容子女行為不端,對父母造成困擾或損害。它表達了一種對父母的負面情感和態度。
請注意,使用這個詞語時應保持文明禮貌,避免傷害與他人的感情。
妨父是什么意思
“妨父”是一個漢語詞語,讀音為fáng fù。它的意思是指妨害父親,即不孝順父親。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對父親不尊敬、不照顧或有害的父親的行為或態度。
在《禮記·曲禮上》中,有對“妨父”的明確解釋:“父母全而生子,子不得自專也。”這句話的意思是,父母都活著生了孩子,孩子不能自己做主。如果父母去世,兒子才能主喪。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,如果兒子不孝順父親,可能會受到社會的譴責或排斥。
此外,“妨父”這個詞語在古代文獻中也有所出現,如《后漢書·宋弘傳》中提到:“臣聞君子愛人以禮,不宜茍私親。”這里的“不宜茍私親”可以理解為不應偏袒私情,包括不應妨害父親。
請注意,“妨父”是一個具有貶義色彩的詞語,在使用時需要謹慎考慮語境和對象。
咨詢熱線:⒏0⒏9
8284
7
O